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深入正風反腐須弘揚社會主義公私觀
侯長安
正風反腐越深入,越涉及價值觀的較量。只有培育以“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為核心的新時期社會主義公私觀,才能構建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文化,深耕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正風反腐“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是‘公’‘私’二字”,“作風問題,很多是因公私關系沒有擺正而產(chǎn)生的”,“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推進,“不敢腐”初見成效,要乘勢進擊,打通從“不敢腐”到“不想腐”的通道,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培育社會主義公私觀,匡正公與私的關系,涵養(yǎng)拒腐防變的價值觀源泉。
消極腐敗滋生蔓延與公私觀扭曲密切相關
正確的公私觀,對社會道德的構建、社會風氣的養(yǎng)成、社會秩序的維護,都起著重要作用。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公抑私、尚公去私的文化基因。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華民族在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過程中,構建正確的公私觀始終是一個重大命題。晚清政府和國民黨政府之所以倒臺,公私不分、官商勾結、腐敗無能是重要原因。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逐步形成和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公私觀,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都發(fā)揮了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較好地規(guī)范了社會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和技術快速發(fā)展,但面對體制轉(zhuǎn)軌、社會轉(zhuǎn)型、思想多樣、利益多元的新形勢,社會的精神改造和文化傳承沒有同步跟上,出現(xiàn)滯后和斷裂,部分社會成員特別是一些黨員干部公私觀扭曲,成為消極腐敗滋生蔓延的重要因素。比如,公私觀念對立,公私關系錯位,腐敗文化潛滋暗長。從古至今的公私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后一度惡性發(fā)展,“一切向錢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笑貧不笑貪”等被奉為圭臬,公私矛盾突出且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公私關系錯位,一些人的心靈和社會環(huán)境遭到污染,健康的政治生態(tài)和社會風氣受到侵蝕。又如,公私界限認識不清,化公為私、損公肥私、與民爭利習以為常。“家國同構”的文化和計劃經(jīng)濟體制影響根深蒂固,“官本位”、“家天下”意識濃厚,公款、公物、公共資源等被視為可以追逐的“肥肉”。一些人對化公為私、損公肥私、與民爭利行為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甚至參與其中,樂此不疲。再如,公權來源認知扭曲,以權謀私、圍獵權力、權錢交易無孔不入。不少人對權力來源的認知扭曲,不能正確認識權力從何而來、權力用來做什么,奉行市場經(jīng)濟“等價交換”原則,或權力尋租,或圍獵權力,大搞權錢交易,一些公共權力異化為少數(shù)人謀取私利的工具。還如,公仆意識淡薄,渙散綱紀,敗壞黨風政風社風。與普通群眾相比,公私觀扭曲的公職人員“公仆不公”所產(chǎn)生的影響更為惡劣,等等。
公私觀的扭曲,既有中國幾千年封建糟粕長期遺毒甚深的原因,有資產(chǎn)階級拜金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思想侵蝕的原因,也有中國歷來是“人情社會”、“熟人社會”的文化傳承原因,還有社會主義公私觀創(chuàng)新發(fā)展滯后的原因。正是公私觀的扭曲,帶來人們在公與私的關系處理上認知錯位、行為失范,導致潛規(guī)則盛行,腐敗文化抬頭,消極腐敗滋生蔓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公私觀,糾正扭曲錯位的公私觀,迫在眉睫。
為深入正風反腐提供正確的價值觀支撐
公私觀是價值觀的基礎,有什么樣的公私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我們黨一直重視社會主義公私觀建設。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黨章規(guī)定,“除了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chǎn)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專門論述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思想觀點。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平衡互動、辯證統(tǒng)一的公私觀思想。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都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公私觀的豐富和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正風肅紀和鐵腕反腐的強勁激蕩之下,全社會迎來正氣上揚、濁氣下降的新氣象,滋生腐敗的各種思想病毒正在被清除,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正在成為政治生活主潮流,包括公私觀在內(nèi)的社會價值觀層面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曾經(jīng)被扭曲的公私觀也正在得到重塑。政治廉潔、風氣清正的“新常態(tài)”,賦予社會主義公私觀新的內(nèi)涵。價值取向上強調(diào)大公無私。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內(nèi)在屬性和先進性,決定了黨員干部公私觀的核心是人民利益至上。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把黨的利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價值序列第一位,當黨員干部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黨的利益、局部利益要服從全局利益。行為底線上強調(diào)公私分明。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我們只有牢牢守住廉與貪之間的界線、始終不逾越公與私之間的紅線。從政準則上強調(diào)先公后私。黨員干部的身份是公職、公仆,職責是公務、公干,維護的是公益、公利,只有立大志、做大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能擔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的神圣使命,用人民賦予的權力造福人民。精神境界上強調(diào)公而忘私。黨員干部是全社會的表率。共產(chǎn)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再怎么艱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小奉獻”與“大奉獻”的關系,少計較個人得失升遷,多思量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正風反腐越深入,越涉及價值觀的較量。只有培育以“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為核心的新時期社會主義公私觀,才能構建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文化,深耕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土壤。如果不能構建一個全社會的清廉文化,正風反腐這場艱巨的戰(zhàn)役就很難打贏??梢哉f,這是我們輸不起的價值觀較量,更是我們必須贏得的未來。
把踐行社會主義公私觀作為突破口
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是正風反腐的突破口,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行為大都涉及公與私的關系處理問題,從這個邏輯起點出發(fā),就必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公私觀作為正風反腐價值觀較量的突破口,探索從“不敢腐”到“不想腐”的有效通道。
堅持思想建黨、制度治黨、質(zhì)量強黨相結合,打造黨員干部踐行社會主義公私觀的精神高地,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按照思想建黨的要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公私觀。把能否正確處理公私關系作為檢驗共產(chǎn)黨員理想信念和品行操守的試金石。堅決克服特權思想。按照制度治黨的要求,調(diào)整修訂黨內(nèi)政治生活準則、廉政準則和黨內(nèi)監(jiān)督條例,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治黨,促使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行為公私分明。按照質(zhì)量強黨的要求,嚴把發(fā)展黨員質(zhì)量關,及時將黨員隊伍中的不合格分子清除出黨。保持正風反腐“高氣壓”、“強氣場”不動搖,既挖掉“爛樹”又治愈“病樹”,既剪枝修葉又固本培根,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突出公款姓公、公權公用、公仆為民重點,健全匡正公私關系的制度體系,營造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tài)。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公私觀,必須盯住公款、公物、公共資源、公權、公仆這五個方面重點,從領導干部做起,從規(guī)范行為抓起,從健全制度管起。劃清公私界限,明確哪些為公哪些為私,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促使公職人員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國內(nèi)公務接待管理、公務用車改革等系列制度。各級政府和部門都要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監(jiān)管清單,并加大公開和監(jiān)督力度,防止權力越界、權力失控和“為官不為”等現(xiàn)象發(fā)生,確保公權公用。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將社會主義公私觀的理念和要求固化為公職人員的從政規(guī)范,成為工作和生活的自覺遵循。
注重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依規(guī)依紀治黨有機統(tǒng)一,樹立“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價值導向,形成廉榮腐恥的社會文化。“文化會使局面幾乎完全不一樣”。黨、國家、社會、公民等層面同步推進,培育廉潔向上的社會文化,涵養(yǎng)“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價值觀源泉。充分吸收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正確的廉潔思想和是非觀念,及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社會主義公私觀內(nèi)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真正成為人們?nèi)粘9ぷ魃畹幕咀裱?。通過黨的引領、制度建設和思想改造,擠壓各種“庸俗文化”、“腐敗文化”的生存空間,逐步鏟除“潛規(guī)則”生存的土壤,重塑“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價值導向,建構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文化,使廉潔政治、清正風氣成為社會常態(tài)。
(作者系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