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葉慶豐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經過90 年的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黨和人民有三大成就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fā)展,這就是: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于前兩項奮斗成就,黨的十七大曾做過高度概括和精辟闡述,而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概括和闡述,這還是第一次。提出并概括和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的為人們所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為準則。它既包括正式的、成文的、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沒有上升為國家意志的各種習俗、慣例和規(guī)約。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二者的有機統(tǒng)一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現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指出:社會主義有兩條根本原則,一是公有制占主體,二是共同富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確立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堅實的基礎。在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我們努力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是平均主義,所以我們提倡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提倡先富幫后富。為此,我們強調在經濟發(fā)展的同時,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強調以擴大就業(y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理順分配關系等為著力點,大力發(fā)展社會事業(yè),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立足于中國國情,符合當代中國的實際。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打破單一公有制,摒棄平均主義“大鍋飯”; 破除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破除封閉半封閉狀態(tài),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在政治上我們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擴大民眾的政治參與,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建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同時卓有成效地推進文化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在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反映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這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內涵,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堅持社會主義又充分吸收和借鑒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因素
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應該建立在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之上。資本主義在幾百年的發(fā)展中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包含有許多科學合理的成分,我們應當大膽地吸收和借鑒。鄧小平曾指出: “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① 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吸收借鑒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世界各國制度中的進步因素的結果,包括經濟上的混合所有制與市場發(fā)展的運行機制,政治上的民主法制與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等等。毫無疑問,只有吸收借鑒世界各國制度的進步因素,我們的制度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才能在經濟上趕上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創(chuàng)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在文化上創(chuàng)造更先進文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政治上集中統(tǒng)一與經濟上放開搞活的有機結合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為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一直強調政治上的“穩(wěn)定壓倒一切”。鄧小平指出,中國正處在特別需要集中注意力發(fā)展經濟的進程中,不能追求那些形式上的民主,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只會出現國家混亂、人心渙散的局面。“中國的最高利益就是穩(wěn)定。只要有利于中國穩(wěn)定的就是好事”。“凡是妨礙穩(wěn)定的就要對付,不能讓步,不能遷就。”②為了保持穩(wěn)定,中國需要一個有權威、有效能的中央政府。事實證明,一個統(tǒng)一的、有權威的政府,能夠舉全國之力,集中優(yōu)勢資源,實現跨越式、突破性、高效率的發(fā)展,能夠將很多問題和困難迅速地加以解決。因此,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具有明顯的集權特征。在政治上實行高度統(tǒng)一的同時,在經濟上中國則一再主張解放思想,“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點”,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yè)、支持人們干成事業(yè)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從而把政治上的“穩(wěn)定壓倒一切”與經濟上的“放開搞活”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凸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與國家對經濟生活強有力干預的相輔相成
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重新認識市場經濟問題,強調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讓市場在經濟運行中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經濟發(fā)展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然而,中國選擇市場經濟并非由于市場經濟完美無缺。恰恰相反,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市場經濟的缺陷都是顯而易見的。為了克服市場經濟自身的缺陷,中國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實施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強有力干預,形成了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fā)揮市場作用的經濟運行機制。這種一手抓市場經濟、一手抓國家調控的制度安排,既能激發(fā)經濟活力、提高經濟效率,又能彌補市場的缺陷、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從而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與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結合起來,保證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強調共產黨的領導又高度重視和發(fā)揮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
堅持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政治上的顯著特征。中國共產黨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沒有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不僅實現不了現代化,而且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的穩(wěn)定也沒有保證,這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經驗總結。因此,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一項絲毫不能動搖的原則。在強調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同時,中國在改革發(fā)展過程中又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充分尊重和發(fā)揮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鄧小平在談到改革開放的成就時指出: 改革開放中的許許多多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他本人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新創(chuàng)造概括起來,形成政策,加以提倡。正是人民群眾的這種首創(chuàng)精神,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這種首創(chuàng)精神的高度重視和充分尊重,才得以將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智慧和經驗,概括提升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從而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
高度重視制度建設是我們黨在長期執(zhí)政過程中獲得的一條寶貴經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這套制度體系,順應時代潮流,符合我國國情,解放和發(fā)展了生產力,調動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維護了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國家統(tǒng)一,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然而,由于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任何一種社會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都需要有一個從不完善、不成熟到逐步完善、逐步成熟的過程。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雖然已經確立,但還遠沒有定型。鄧小平在上個世紀90 年代初曾指出: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還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zhàn),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首先表現為某些制度上的缺失,制度體系不完備,制度運行機制不健全、不規(guī)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個領域,與此相對應,制度的設計也應體現在上述各個領域。但目前在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的輪廓和內容已較為清晰,而基本的文化制度和社會( 狹義) 制度的框架和結構,卻還缺乏必要的概括和總結。
除了制度體系不完備、運行機制不健全之外,現階段我國制度建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 有制度但制度不落實,人們對于已有的制度不遵守、不按制度辦事的現象比比皆是。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思想觀念上,嚴格遵守制度、自覺維護制度的科學理念在人們頭腦中還沒有牢固地樹立起來,憑關系、靠人情辦事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使得很多已經建立起來的制度形同虛設,致使一些人的行為失范。
二是對于不遵守制度的種種行為,缺乏經常性的有效監(jiān)督和遏制手段。久而久之,造成“托關系”、“走后門”的不良風氣,出現許多把制度束之高閣、熱衷于制度外活動的不正?,F象,導致按制度辦不成事、不按制度靠關系反而能辦成事的“潛規(guī)則”大行其道。
三是各種違反制度的行為,有很多往往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大量出現“有制度不落實”、“處處高壓電、處處不帶電”、“不靠制度靠關系”的現象,根源在于對各種違反制度的行為,缺乏強有力的懲治手段,違制行為成本過低。試想,如果對于違反制度的人和事,可以不了了之,不給予嚴厲的制裁,那么,即便是再好的制度也勢必難以發(fā)揮作用。
三、創(chuàng)新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若干思考
1.強化制度理念,營造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良好氛圍
黨的十七報告在談到制度建設時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 “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③在慶祝建黨9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再次重申了這一口號。對于制度的重要性,鄧小平早在1980 年就指出: 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制度問題更帶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④ 過去將近30 年之后,黨的總書記再次強調這個問題,不僅表明制度問題的重要性,而且表明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重要性、操作性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要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首先就需要在我們頭腦中牢固地樹立制度立國、制度理國、制度興國的理念,在實踐中堅決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形成以遵法守規(guī)為榮、違法違規(guī)為恥的社會氛圍,切實做到使我們的制度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保持強大的生命力。
2.推進黨的制度建設,以黨的制度建設帶動和促進社會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創(chuàng)新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黨的制度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關系。我們黨是執(zhí)政黨,歷史經驗證明,在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黨的建設是一個根本性的建設。因此,推進黨的制度建設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黨的制度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全社會制度建設的好壞。鄧小平在總結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經驗教訓時指出,共產黨要有黨規(guī)黨法,“沒有黨規(guī)黨法,國法也就很難保障”。推進黨的制度建設,關鍵是要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 要擴大黨內民主,改革黨內選舉制度,強化黨的代表大會的選舉功能,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 要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健全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堅決克服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個人獨斷專行現象; 要加強黨內民主監(jiān)督,真正做到“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始終把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之中,逐步實現黨的制度建設的科學化、民主化、規(guī)范化。
3.切實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保人民代表大會擁有憲法賦予的最高權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否完善,是衡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否完善的試金石。因此,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重要的是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首先是要充分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人民代表大會擁有憲法賦予的國家最高權力。為此,要處理好黨的領導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保證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同時,要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的聯系,人大代表要傾聽人民呼聲、反映人民意愿、接受人民監(jiān)督; 要完善人民代表的選舉制度,調整人大代表結構,實行城鄉(xiāng)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保證人大代表的廣泛性; 要加強人大常委會制度建設,優(yōu)化組成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加強立法和監(jiān)督工作,使立法和決策更好地體現人民意志。
4.創(chuàng)新制度設計,調整權力結構,建立健全制度執(zhí)行的制約監(jiān)督機制
現階段我國的制度運行中,之所以會大量出現有規(guī)不依、有章不循現象,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由于我們缺乏一整套對違規(guī)違制現象進行有效監(jiān)督和制約的體制和機制,其根源在于我們在制度設計時,權力制衡意識不強,缺乏對制度執(zhí)行的制約機制的整體謀劃。因此,我國現行的制度設計要創(chuàng)新,對于那些破壞制度、不按制度辦事的人和事,應該怎么辦? 由誰來監(jiān)督、怎么監(jiān)督? 誰來懲治、如何懲治? 等等,都需要在制度設計時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黨的十七報告在論述如何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時,已經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這就是: 建立健全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三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xié)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三權相互制約與協(xié)調的制度安排和運行方式,應該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一大創(chuàng)新?! ?/p>
注釋:
①④《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37、333 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3、286 頁。
③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單行本,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33 頁。